我们演员的堕落,从怕痛开始 |
|
饲养员
L0
• 2019-07-15 • 回复 2 • 只看楼主
• 举报
|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隐隐作痛”是什么时候,什么事?
刘德华记得。
最近,在《鲁豫有约》访问中,一直坚持peace and love的华仔,忍不住吐槽了。
天王幽幽地说:他失去了一个发现刘德华好的地方的机会。
对方就是墨镜王王家卫。
当初说好了,找刘德华拍《春光乍泄》,签约都签了,开机之后,才发现换人了。
哈哈哈。
墨镜王“债”,又被挖出一条。
不知道他听过这班“复仇者联盟”的吐槽没有。
梁家辉:
三年半,我一直在专注,但我享受不到过程,只知道大家在耗。(指《东邪西毒》)
张国荣:
一次比一次危险,所以我觉得跟王家卫八字不合。(拍《春光乍泄》在阿根廷患上阿米巴菌,连续腹泻三个星期)
梁朝伟:
我第一次被他打击到回到家里哭了很多天,自己演得有那么差吗?一边打扫一边哭。(指《阿飞正传》)
巩俐:
不要把这些好演员都放在一部电影里,然后你去随便浪费他们,就好像一个训练班。(《2046》)
似乎,只有章子怡期待下一次合作。
“我跟他拍《一代宗师》时,是我人生中最不顺利的时候。(注,当时,有关“泼墨门”的传闻甚嚣尘上)……怀孕五个月时,他是第一个知道的人。未来王家卫不管让我演什么角色,用三年还是五年准备,我都愿意和他一起走下去。”
但吐槽之外,你也不得不承认,正是让演员内心备受煎熬的王家卫,帮这班演员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
章子怡,《一代宗师》让她拿下12座影后奖杯。
梁朝伟,《花样年华》为他赢下唯一一座戛纳影帝。
还有张曼玉。
“在王家卫之前,做演员对我而言就意味着做反应,毫无原因地狂喊,像孩子一样哭、蹦蹦跳跳。而拍《旺角卡门》时,我要寻找感情的深入点。从这开始,我就开窍了,我决定将拍电影作为自己的事业。”
记住这张照片。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在还没有被流量侵蚀的剧组里,导演就是“国王”。
对王家卫而言,雕琢戏,也就是雕琢人。
对李安又何尝不是。
他们以让演员痛苦闻名,他们喜欢逆着演员的本性、意愿,强迫他们进入被压制的情绪状态,感受,体验,崩溃,进而涅槃重生。
说白了,正是这些痛苦,成就了电影,成就了演员。
今天,Sir想重提华语影坛的“痛苦往事”。
不是为了缅怀痛。
更是想借“痛”反问——
怕痛,还叫演员吗?
王家卫说多了。
我们拿另一位大师“开刀”。
华语影坛几乎零差评的安叔,李安。
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后,安叔一张饥肠辘辘,啃汉堡包的图片引爆社交网络。
亲切,亲民。
但。
这评价他剧组里的演员可不同意。
对于章子怡来说,王家卫反而是温暖的。
她哭得最多的,是在《卧虎藏龙》。
就反正每一天都在哭那时候
当时,章子怡刚在柏林影展穿着“红肚兜”,跟张艺谋见证《我的父亲母亲》“擒熊”。
起点非一般女星可比。
张纪中的橄榄枝递过来,《笑傲江湖》,想让章子怡出演小师妹岳灵珊一角。
章子怡动心了。
一来,能赚更多的钱。二,名气能再上一台阶。
但恩师张艺谋下了“死命令”:不准演电视剧,演了就完了。
——插一句,这“戒”直到前年才破,章子怡与周一围演古装剧《帝凰业》。
张艺谋推荐她进了李安的《卧虎藏龙》。
谁都知道,李安心中的首选是舒淇,是经纪人文隽给拦下来。
当时的章子怡,其实是“备胎”。
章子怡一边训练,一边拍戏,受伤,家常便饭。
这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是,章子怡随时都有被替换下来的危险。
对,整个削掉了,指甲就削没了
跟杨紫琼打的时候是替身
因为替身的劲儿比较猛一些
这种感觉,经历过青春期的我们都有过。
刚踏入社会,战战兢兢,脆弱的存在感,“上司”一个眼神都能击溃。
每天收工,导演李安会跟当时的大明星周润发、杨紫琼拥抱道别。
章子怡?
没有,被忽略掉了。
直到杀青最后一个镜头结束,章子怡才得到这个拥抱。
这个时候,章子怡才敢一吐委屈:“导演,这是你第一次抱我。”
危机感,是李安施于章子怡最大的压力。
也是章子怡成为玉娇龙的最大动力。
在面临同样可能被替换的危险,刚出道的章子怡能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去练习、去磨打。
一边真的痛,一边硬挺着。
相由心生,试问,没有这种“痛”,何来电影这张让人难以磨灭的面孔。
注意章子怡的嘴唇。
恐怕当时的她都不可能去总结,意识到嘴唇在蠕动。
就是下意识地做了。
这种细节,传递出来信号就两个字,不服。
从此,硬和倔,成为章子怡标志性的表演风格,甚至一直持续到“宫二”。
周迅在最新的《圆桌派》,曾谈过一个表演技巧。
那就是,当情绪极度浓烈时,内心常常会分裂出另一个“我”,提醒自己,记住这种感觉,记住这种感觉,下次演戏时有需要可以用到。
从这角度讲——
李安当时赋予章子怡的痛苦,无疑是一座表演的矿藏。
再说一个“安女郎”。
汤唯。
《色,戒》第一次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亮相,我们首次见证了汤唯的面目。
合影时,有记者发现,汤唯细心地蹲下身,为李安拉上羽绒服拉链。
一个动作,就把新人微妙的妥帖展露出来。
汤唯是很晚才进组的。
在此之前,据媒体报道,备选名单里的女星有章子怡、徐熙娣、刘亦菲……直到后期,也在纠结汤唯和朱芷莹,二选一。
两个女演员都在一个剧组。
后来,汤唯出演王佳芝,朱出演女二号。
但被选中,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
李安对于打破汤唯话剧演员的习惯,力道可用“摧枯拉朽”形容。
他,挑战了一个女孩日常的美感认知。
让汤唯在镜头前保留腋毛,并给了八个月去“长出来”。
更何况大尺度的激情戏。
连汤唯的前辈,被王家卫练过的梁朝伟,都承认心理压力很大。
李安这一次给演员的“痛苦”是,挑战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耻感”。
为角色创作奉献,就要丢掉一层文明社会约定俗成的保护壳。
迈出一步,走向传统道德感的另一面。
特别对于女性汤唯。
这角色的深刻程度,就不用Sir再赘言了。
甚至可以说,在《色,戒》上映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王佳芝,都在“反噬”汤唯。
汤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演员。
因为熬过,知道厉害,变得厉害。
这厉害,已成为汤唯跟观众的某种契约。
低于这条线的“汤唯”表演。
很难被承认。
导演用演员是讲缘分的。
李安曾经心心念念的“玉娇龙”不二人选舒淇,成为了侯孝贤最爱的面孔。
侯孝贤爱舒淇,也“折磨”舒淇。
2005年,两人第二次合作电影《最好的时光》,也是舒淇拿下金马影后的作品。
我们看到的是“最美的舒淇”。
但是,只有舒淇才知道,她面临过什么样的侯孝贤。
据说片场的气氛充满火药味,一根火柴就能点燃。
侯孝贤在监视器前,如果一旦开始挠头,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示他不满刚才拍的镜头。
放心,他不会持续挠头。
他会发火,对象是“自己”,传递的却是高压的气氛。
传言他曾把自己的手掌拍骨折。
与王家卫相仿,侯孝贤对于演员表演的细节抠得近乎“变态”。
《最好的时光》,侯孝贤当然知道舒淇美,但对方的美在大银幕传递给观众,必须准确。
这才有了三个段落,三个舒淇。
1911年,舒淇是青楼女子。
侯孝贤要求舒淇动作要收,腰背要含着,不是妻室更似妻室,是当时名妓的“范儿”。
再汹涌的情感都要蜻蜓点水。
1966年,舒淇是桌球吧小妹。
没客人,一遍又一遍地码桌球,计分,偶尔发呆,就看看窗外,读读兵哥哥(张震 饰)的来信。
有客人,板正腰杆,要显高,显窈窕。
另一种形式的“色相诱人”。
侯孝贤给舒淇施加的“痛苦”就在于,外放的性格要被禁锢,美不是一连串心急火燎的感叹号,真正的美,是在大量重复的动作里,突然,透出一丝缝隙,它沉静而扎实,优雅又苦涩。
这,才是最好的舒淇。
——据报道,舒淇拍完《最好的时光》,有长达10个月近乎抑郁的状态,暴瘦。
拍《聂隐娘》,侯孝贤同样非人地折磨她。
不给台词,不准多做表情。
每天舒淇做什么?
重复挥剑,直到生无可恋。
侯孝贤就是要让演员的状态疲惫到几乎崩溃。
这,才是一个厌倦杀人营生的侠女,应该有的心理状态。
王家卫、李安和侯孝贤,三大导演,三种“魔鬼”。
章子怡、汤唯、舒淇,在他们身上感受了不同类型又极致的痛苦。
但这苦,都没有白吃。
施者和受者,互相成就,最终让折磨变得有意义。
因为痛苦,意味更严苛的标准。
因为更严苛的标准,才能代表对这份职业的尊重。
今天,Sir经常看到一些报道,讲现在的演员如何“职业”。
比如等的时间多长,台词都背下来。
刘德华,就很纳闷。
他发问:这不是应该的吗?
怎么底线被当成金线去渲染?
是不是“世界改了我还停在以前”?
准时,背台词,就是职业精神了?
还有,扮丑,塑造与以往角色迥异的底层小人物。
这就是突破了?
流量“宝贝”杨幂在文艺电影《宝贝儿》中,当然有进步。
但,内心还是没有与形象相辅相成。
为什么杨幂还是不够,因为她的眼神,缺变化。
愤怒就是愤怒、焦虑就只有焦虑,你感受不到更复杂的情绪。
就怕对比。
比如杨幂旁边一个男演员,李鸿其。
就这一场在医院里与孩子生父郭京飞对质的戏。
他的表演就是有层次的。
先是低着头看地,觉得大庭广众里很尴尬,然后抬起头,聚焦在杨幂身上,很坚定,表达了真心的同情与关注。
说白了,杨幂,没有在这个角色里痛过。
更让Sir无语的是,有些明星还“无所谓”:
现阶段很忙的一些流量明星,我敢发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时间?
某种程度,鹿晗确实说了“大实话”。
对他们来说,表演,就是对“重要时刻”的表演有兴趣,如果从头到尾塑造一个角色,哪有时间啊!
那什么是“重要时刻”。
不就是刚刚提到的炸点。
该哭了!
该叫了!
该动手了!
这就是所谓的“炸裂式”表演。
大喊大叫,大哭大闹,以分贝和扭曲的五官给观众记忆点。
再点名郑爽。
她的新剧《流淌的美好时光》收视率暴跌,创造芒果台新低。
她的回应是——
“人生不止电视剧,你的人生你随意。”
????
人生有很多切面,Sir不否认。
但就职业来说,在限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它有且只有一个。
尽心,尽力。
我们置换一下,看看这种随意是多么不负责任。
老师说:人生不止课堂和学生。
司机说:人生不止方向盘和乘客。
看出问题了吗?
当你极力摆脱“绝对性”压力的痛苦,就朝着那个没有心的“人”大跨步地迈进了。
你就活成了一个或软塌,或僵硬的假人。
Sir不是在灌输什么机场成功学,一定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Sir是在说——
无论导演、演员还是其他职业,其他身份。无论哪一种社会精细的分工。痛感,都是无法回避的主题。
每个人从脐带剪开的那一刻,就是痛的。
痛,因为你触碰到了真实。
痛,因为你不再满足于小情小趣。
痛,因为你正在被打破,被加速,被雕刻。
惧怕痛苦,做不成好演员。
而没有痛感的人生,又怎么叫活过。
本文图片来自网
文章来源:Sir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