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愚社区Beta

 电影  >  《底特律》:侮辱、恐吓、性骚扰,这段最见不得人的历史被改编成电影了

《底特律》:侮辱、恐吓、性骚扰,这段最见不得人的历史被改编成电影了

饲养员  L0  • 2020-05-06 • 回复 2 • 最后编辑于2020-05-06 12:48 • 只看楼主举报    

最近,颁奖季临近。

好片佳片,接二连三地出了。

这两天,一部从年中就开始说的厉害角色终于来了——

《底特律

Detroit

这部电影夏季在北美上映,烂番茄一片飘红。

在国内,当大家还在为诺兰的《敦刻尔克》惊呼时。

在北美,人们却被《底特律》震到说不出话来。

一部剧情片,小编甚至看出恐怖片的寒意。

目前豆瓣评分8.0。

导演是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获得者——凯瑟琳·毕格罗 。

作为好莱坞为数不多的知名女导演,她不愿意被定性为只能拍温情细腻的爱情片的文艺女导演,反而热衷于真实残酷的战争题材。

 

她最擅长执导的却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动作电影,并一手捧红了日后大红大紫的“鹰眼”杰瑞米·雷纳

 

在此之前,她已经先后拍摄了两部作品是《拆弹部队》《刺杀本拉登》两部题材尖锐的现实作品。

并凭借电影《拆弹部队》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在内的6项大奖,打败了当年全球大热的超级大作《阿凡达》。

 

她也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女性,首次打破了这个奖项上的性别歧视。

 

值得一提的是,毕姐还有一个知名身份是——

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前妻。

 

所以在当年的奥斯卡上,有媒体打趣说:

 

这一次前夫惜败于前妻。

 

不过,两个人反而在离婚之后成为了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创作的方向从来是尖锐而大胆的,所以她也成为好莱坞学院派评委们眼中的宠儿。

 

而这一次,热衷于搞大新闻的毕格罗则把目光投向了美国历史上敏感的题材——1967年底特律骚乱事件。

在电影中,毕格罗依然利用自己最擅长的纪实风格来还原整个暴乱的始末。

 

影片一开始就给观众重现了当年那场暴乱发生的导火索——

酒吧查封事件。

1967年的一个晚上,底特律黑人区的某个酒吧内。

 

播放着爵士音乐,夜色迷人,烟雾缭绕,酒吧的气氛相当好。

原来,是一群黑人在酒吧为越战老兵庆祝。

 

而警察却突然闯入酒吧,查封了这间无照经营的酒吧。

在美国,无证经营酒吧是重罪。

随即派对被迫终止,参与派对的人员也被压上了警车。

 

而鉴于执法人员基本都是白人,过程中发生语言冲突,肢体冲突。

白人警方更是直接称呼黑人们为“黑鬼”,这些行为引发了黑人的不满。

 

在六十年代,底特律的警察部门以暴力执法而臭名昭著。

加上种族歧视的区别对待,让当地的黑人居民与白人执法者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白人警察面对黑人时的粗暴和歧视,以及他们对执法权的滥用,最终导致底特律黑人开始聚集起来反抗。

 

酒吧查封事件之后,引发了大规模的黑人围堵警察,底特律进入紧急状态。

 

黑人们开始投掷石块和砖头,警察们被迫撤离。

 

但是聚集而来的黑人却没散去,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开始打砸抢烧。

 

事件逐步扩大化,导致底特律整个城市几乎陷入瘫痪。

当地的州长却选择强硬处理,派出了军方进驻城市内维持治安

美国的第101空降师和第82空降师加入镇压人民的队伍中。

这两支空降师,都参加过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

本来是对付法西斯的军队,政府却让它们把枪火对准了百姓。

这种强势傲慢的军事暴力镇压,不仅没有控制事态的发展,反而导致了更混乱的局面——

街头全是被砸毁的店铺,抢劫案和纵火案时刻都在发生。

如此规模的骚乱的破坏力不亚于一场小型战争,而最遭殃的往往是人民。

导演将镜头对准两名逃难的黑人青年。

他们是“戏剧合唱团”的弗雷德拉里,为躲避骚乱他们进到一个旅馆,之后他们结识了两名白人女孩和一些黑人朋友。

年轻人都是不怕事的主儿。

黑人青年卡尔拿了把信号枪想作弄白人警察。

他在阁楼中伪装成袭击警察的作乱分子,给街上的警察来了几发信号弹。

尽管只是闹着玩的,但因为枪声特别逼真,引起了白人警察的注意。

 

在这个剑拔弩张的敏感时期,执法人员个个都已是惊弓之鸟。

更何况还掺杂着各种种族冲突的矛盾,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几乎已经白热化——没有任何怀疑,军队选择直接对着旅馆射击开枪。

 

然后警察冲进旅馆开始抓人。

玩笑事件即将演变成流血事件。

警察头子菲利普看见逃窜的卡尔,不给他任何解释的机会,直接一枪击毙,然后在卡尔身旁放下一把刀。

这招美其名曰,“因为自卫,意外杀人”!

而在电影开头,导演已经设置了情节为此铺垫。

菲利普有严重的黑人歧视倾向。

影片开头,他在追击一个手无寸铁的黑人抢劫犯时,直接开枪射杀,以致黑人流血过多致死。

抢劫虽有过错,但却罪不至死。

事后他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抱歉”。

菲利普让旅馆所有房客站成一排,肆意侮辱和殴打他们,尤其关照黑人。

他一脸冠冕堂皇,称自己只想查出是谁开枪袭警。

他嘴上说得好听手上却没闲着,一直在无下限折磨黑人,不时嘴里还咒骂两句。

他看见那两个白人女孩貌似和黑人发生了肉体关系。

他怒道,你们怎么如此作践自己,竟和黑人有联系。

白人女孩嘲讽道,你这是几十年前的过时观念了。

事实证明,菲利普确实区别对待。

白人女孩虽然同样遭遇殴打,甚至被撕碎衣服进行言语侮辱,但这俩白人女孩是最先脱离魔爪的。

菲利普将这些黑人挨个拖进房间,使出惯用的审讯手法。

如果他们盘问无果,就会对着空处开枪,让被审讯者装死不出声,从而让其他人误以为他们杀了不招供的人。

这样的威逼是有效的,女孩们吓到尖叫失常,男孩们愤怒的拳头在瑟瑟发抖。

然而,恐惧和愤怒,对于枪杆子又是多么无力。

警察们,肆意羞辱着年轻人。

用枪拨开女孩们的双腿。

扯下她的衣衫,让她在众人面前受辱。

格林是被折磨的黑人中的一员。

他在军队当兵8年,是名副其实的退役老兵,国家英雄。

只因他是黑皮肤,就能随意侮辱?

就能被打得头破血流瘫倒在地?

老兵被辱这幕其实更能说明种族歧视的根源所在。

无数像菲利普这样带有种族主义的小人物分布在美国社会的各行各业,所以造成整个社会都在排斥黑人的大趋势。

受到压迫自当有反抗,所以早年的美国黑人社区极其团结,甚至会联合在一起抵制白人进入。

菲利普挨个审问黑人,甚至教唆同伴们也参与审讯的乐趣。

有个不明所以的同伴不知道他们是假杀犯人,所以真的枪毙了一个。

菲利普深知事情已经脱控,杀卡尔能以袭警罪名解释,又死了一个,这就难办了。

他决定放了所有人,前提是必须答应对整个事件的经过视而不见,装糊涂。

老兵格林和乐队的拉里选择明哲保身。

但乐队的另一位愤青弗雷德却拒绝谎言,被无情射杀。

当暴乱结束,第二天小旅馆里发现了三具黑人青年的尸体。

法庭审理此案,认为三名警察有重大嫌疑。事实上,这三人正是凶手。

但警察的辩护律师却忽略警察犯下的罪行,反而质问黑人证人曾经是否犯下过错,是否入过狱坐过牢。

黑人不甘受辱愤而离去,他明白法庭已经没有公正可言。

菲利普当初将他们排成行挨个羞辱,而现在自己幸存下来却依然要在法庭上被律师羞辱。

他的话搏得满堂掌声,但法律不外乎人情,三名警察皆因无罪被释放。

故事的最后,幸存的乐队成员拉里拒绝摩城唱片公司的签约邀请,他不想再为白人表演。

他选择参与教堂的颂诗班工作,去安抚那些无辜死去的灵魂。

几年后,其中一名警察被要求赔偿5000美元,仅此作罢。

一个鲜活的生命,只是因为黑肤色,就只值5000美元?!

整部电影看下来,让小编感觉非常揪心,电影中黑人遭到的残酷对待令人触目惊心。

 

即便是对美国历史不甚了解的人,也会为之震撼。

 

影片虽然是围绕着黑人区发生的一桩冲突而展开的,但整个事件背后的复杂社会原因更引人深思。

美国的种族问题向来颇具争议,探讨此类问题的影视作品也不在少数。

比如:今年颁奖季大热的作品《逃出绝命镇》便用夸张的手法来讽刺美国的种族问题。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在这部《底特律》中,试图全景式还原那场美国历史上的黑人们遭遇的不幸与痛苦。

白人执法者的残酷冷血,政府的冷漠处理和暴力执法,黑人民众的无助与绝望。

 

导演没有刻意得去煽情处理,反而始终保持一种冷硬克制的视角去还原历史和现实。

 

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纪录片的片段交叉剪辑在电影画面当中,通过戏剧冲突强烈的故事演绎历史事件,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创作结合,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除此之外,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气氛营造,全片自始至终都是在渲染一种剑拔弩张的氛围。

 

其中电影的第二幕旅馆中的长达四十分钟的对峙戏,尤为让人印象深刻。

不仅节奏紧凑,全程让观众绷紧了神经,丝毫没有尿点,而且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精神紧绷,随时处在崩溃的边缘。

让观众又一种身在其中的窒息感,清晰地感受到当年的暴乱是多么恐怖。

 

借用豆瓣网友的一句评论:

 

当公权踏破道德底线,当偏见主导政府部门的抉择。执法部门就会变得跟无法无天的流氓一样,成了对善良世人和弱者的严重威胁。

转自:猫姐电影资源站


2条回帖
晨曦启明  L3  评论于
(0)  回复(1) 1#
电影不错
饲养员 楼主 :谢谢
发表在2020-05-07 回复
  
:)
还没注册帐号?快来注册社区帐号,和我们一起嗨起来!
关于本社区

集各类兴趣爱好于一身的轻量化交流社区,在此您可以和他人一起分享交流您觉得有价值的内容,社区鼓励大家发表原创内容,为社区添砖加瓦!

发帖奖励 → 社区版规 → 招聘版主 →
推荐版块
扫描二维码下载社区APP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