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清华、北大,被誉为“最美翻译官”的她,究竟有多牛? |
|
青烟雨
L17
• 2021-03-24 • 回复 2 • 只看楼主
• 举报
|
01
临危不惧“最美翻译官”
在3月18、19日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有一位女翻译官受到全国瞩目。她叫张京。拥有一头靓丽乌发、气质超凡,凭借在唇枪舌剑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优异表现瞬间出圈,令中美网友刮目相看。
在对话会上其实有一个小插曲。杨洁篪主任的发言从8分20秒开始,后来的一整段发言一下子持续了16分26秒,中间似乎忘记了翻译的存在。但出于职业素养,又是在外交场合,张京没有打断杨主任的讲话,而是一直认真的在旁边做笔记。
杨洁篪后来也发觉到自己这段话太长了,有点难为翻译官,他只好打趣说:“It's a test for the interpreter.”(这对翻译是个考验。)
美方官员也意识到这么长的讲话翻译难度之大,也风趣的称:“We are going to give the translator a raise.”(我们要给翻译加个鸡腿。)
结果张京微微一笑说:我先翻一下吧。就这样张京不慌不乱,用时不到14分钟,翻译完了16分26秒的中文讲话。
在两国外交的重大场合近20分钟的临场脱稿发言,期间需要完整记录再完整翻译,速记速翻中依旧临危不乱地完成任务。而且翻译的流畅自然,准确细腻,可以说张京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是顶配的。
因为工作时都要高度集中,所以张京给大家的印象都是不苟言笑,但即便如此也掩盖不住她的高颜值,所以大家也都叫她“冰美人”。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明明可以靠颜值,却非要靠实力”的典范吧。
张京小姐姐网上火了之后,有人却在评论里杠了起来说:“这样的女人娶回家你会很难受,因为很强势。”
旅行菌想说,在对别人评头论足之前,先看看自己什么情况吧,因为她远比你想的还要优秀!
02
成绩优异
放弃清华北大
张京高中就读于杭州外国语学校,这可是一所全国出名的省级重点高中!学校里高手如云,都是学霸,但是张京的成绩却一直能名列前茅,并且素质全面,在英语方面尤有特长。
学校只要有英语演讲比赛,她几乎都是第一第二,高中时就已经优秀的让很多人羡慕。而且她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人,她虽然个子不高,但体育很好,最喜欢打排球。在学校文艺演出方面,她也很出类拔萃,唱歌跳舞主持都很棒,还画得一手好画。当时学校里,很多人都称呼她为女神。
同时她也是老师们的“希望”,大家都觉得张京去清华、北大都没问题。可是后来张京放弃了这两所万众瞩目的学府,而是选择了外交学院。因为她从初中起就立志做外交官,想将来进入外交部门工作。这么多年她也一直为这个梦想努力着。
03
坚持梦想实现梦想
小时候很多人的梦想不是科学家就是宇航员,反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梦想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张京却从未改变过。
在她很小的时候,家里问她长大想干什么,她都会笃定的说“我要当外交官”。家长当时也只觉得这不过是她的一时兴致,没放在心里,可张京却一直为这个梦想努力着。在那个年代,英语课还没有很普及,一般都是上了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可张京在小学3年级的时候就告诉父母,自己想参加课外英语补习班。张京的父母当然一把子支持,并在女儿的要求下还给她订阅了英语书籍进行学习。
为了锻炼女儿的口语和开阔她的视野,张京的父母只要一有假期就会带着她去世界各地游历。英国、南非、瑞士...张京在这些国家中不仅增长了不少见识,也锻炼了自己的交流能力。
高二毕业时,她拿到奖学金,暑假就去英国游学10天。住在当地一名女高中生的家里,两人成为非常好的朋友,谈人生观、价值观,后来一直有联系。可以想象当时张京的英语水平就已经很厉害了。
但是她却并没有因此骄傲。别人还在背课文背单词时,她就开始准备四六级的考试。尽管她多次获得了国家级英语竞赛第一等奖,但她每天雷打不动学习14个小时的英语。并且还会用用大量时间攻克听力、同声传译,提升实战能力。这努力的背后,都只是为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当她放弃北大清华时,其实她的父母也有些不理解。但她说:“我还是想去外交学院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一名外交官为自己的宣传,让其他国家也感受到中国外交的实力。”
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父母不再阻止,因为比起名誉,张京眼神里的热爱更动人。就这样,张京成了外交学院的学生,也开始走入大家的视野。
04
意外走红不为所动
其实早在2013年的时候,张京就在网上走红一次。那年,张京亮相全国两会,当时的她身穿黑色职业装,神情严肃,不苟言笑,这引得很多记者的注意。这组“冷艳照”被传到网上后,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对于自己的意外走红,张京没有正面回应,而是默默的删除了自己社交软件上的文字和图片。想要远离网络世界,保护自己的职业和个人生活的隐私。也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到她的工作中,而不是生活里。面对外界的赞誉不为所动,反而还能继续静下心坚持自己所坚持的梦想,这或许就是张京能成功的原因吧。
05
有颜有实力的“翻译天团”
其实除了张京,外交部的“翻译天团”里还有三位颜值高、能力强的小姐姐。她们不论在何种翻译场合下,均能淡定自若,处变不惊,用“巾帼不让须眉”来形容她们再合适不过了。
“气质御姐——张璐”
张璐第一次出现在总理记者会上是2010年,她也是总理记者会首次启用的女翻译。
当时有人还不放心她,但当她镇定、准确的翻译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后,赢得了一片好评。翻译场上的张璐总是从容不迫,让人安心。
“冰山美人——钱歆艺”
钱歆艺第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因为工作时表情严肃所以被大家称为“冰山美人”。但其实钱歆艺是努力成功的典范!
之前她的英语很烂,但中学又是在杭州外国语学校这样的名校上学,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她却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每天比别人付出多倍的努力学习,这才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官。
“清新女神——姚梦瑶”
2007年她选择参加外交部的考试,考试相当严格,但是姚梦瑶在经过初试、复试以及淘汰式培训后,成功进入中国外交部翻译组。
当时总理夫人第一次出访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就是带了姚梦瑶担任随身翻译,可见姚梦瑶的实力。
身为一个翻译官分寸的拿捏也很重要,既要大方利落,又不能喧宾夺主,专业好的同时抗压力、协作力、临场反应力都要优秀才行。所以表面上看她们是风光无限,但背后她们付出的汗水也是超乎常人的。
据著名翻译家、上世纪80年代担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的过家鼎介绍:每年进入翻译室的新成员首先要参加近一年的“魔鬼训练”,期间将每天做大量的听力、口译和笔译的练习。张璐之前也说过,2010年为国家领导人翻译时,她就把领导人以前在讲话中所说过的所有古诗词和成语全部整理过一遍。
带着每次出席翻译都不能出错的信念,哪怕每个人的专业已经很成熟,他们也不敢懈怠。所以就有人形容翻译:就像是美丽的天鹅,它的上半身永远都是亭亭玉立、妩媚动人,而它的下半身则在水中不停地扑腾。但也正是有了他们这种“匠人精神”,才有一次又一次让世界各国惊讶的“中国速度”。谢谢每一位翻译官的努力,也谢谢你们把中国的声音全面、准确和生动地传递给了世界!
-End-
来源:环球旅行 id:Viphuanqiu
作者:旅行菌
声明:本文系转载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