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买笔记本的经验 |
|
旁观者
L21
• 2021-11-11 • 回复 4 • 只看楼主
• 举报
|
来源:即刻享 作者:胡说八道的赵某某
我去年成为了准研究生,想换一台电脑,自己当时的电脑又太拉胯,所以有了换电脑的想法。
这里先分享一下自己的购机经验吧
1.先看预算
买笔记本首先要看预算。高预算能够给我更多选择,让我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甚至可以让我为笔记本之外的因素买单(比如信仰,营销,情怀);低预算会有更多限制,让我在需求,体验上做减法。
所以我的想法是,如果说这个设备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经济负担,而且我日常中的大部分工作都依赖这款设备,那我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如果经济负担小的话,那我可以不用花费过多的经历去研究相关数据,购买时可以随意一些。
这次我的预算是5K-7K,相对来说预算要高一点。
2.获取自己的需求-回想使用环境
笔记本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用途,这也意味着有些用途对我们来说是刚需,有些对我们来说不重要。所以我们需要以我们自己的需求,自己的使用用途为主。
我个人认为买笔记本如果脱离实际环境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而现在很多消费者容易被部分参数绑架,并将其中的某一参数作为主要的购买依据。买来后发现与实际环境不搭,最后要么肉痛换机要么就忍痛适应。
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只拿笔记本进行轻量办公,每天去图书馆待几个小时,但是你用的是老游戏本,不便携带续航差的那种,那你的整个体验是非常糟糕的。每天7点去图书馆记笔记,9点电池没电找地方充电,这一天估计也会折腾很久。
毕竟笔记本以后是要拿来用的,是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的。
我们使用笔记本肯定是要有一个使用情景使用环境的,这里我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案例:我是一名上班族,上班时经常会用到笔记本,我每天主要对Excel文件进行数据统计预处理(文件量不算大,操作也很简单),上班期间会使用QQ钉钉聊天。下班后我会用笔记本在爱奇艺追剧看电影。
其中可能需要考虑的:上班充电环境-续航或充电器|处理文档时的体验-文档处理速度、使用键盘的|观看文档视频体验-屏幕大小、屏幕分辨率与显示效果
案例:我是一名努力备战考研的学生,图书馆学习时会用到笔记本,我每天主要用笔记本看网课、看pdf课件、记笔记、查阅资料。
其中可能需要考虑的:图书馆充电环境-续航或充电器|是否需要笔-笔触屏需求|边看网课边记笔记-屏幕大小|带着电脑去图书馆-便携需求
案例:我买笔记本主要是为了在外面随时连接服务器,笔记本只负责编辑代码,编译运行等任务都交给远程服务器。
其中可能需要考虑的:便携性|续航|键盘触摸板手感|屏幕
案例:我买电脑就是为了在宿舍打游戏,有时候可能会外出应急半小时,其他不做要求
其中可能需要考虑的:游戏能不能带起来-配置|玩游戏的体验-屏幕键盘|宿舍是否限电-电源功率
案例:我买笔记本主要是为了在星巴克里摆着,表现我这个人的尊贵气息,提高别人对我的印象分。
其中可能需要考虑的:外观(因人而异)|品牌|方便携带-便携性|续航
我们可以在日常的使用环境中找到相关的需求,然后将其作为选购笔记本的参考依据。
3.提取需求
我们就需要梳理一下我们的具体需求。这里我简单提一下我暂时想到的几个需求
基本配置:CPU、内存、硬盘、显卡、网卡
屏幕相关:色域、大小、分辨率、刷新率、亮度
机身外观:重量、颜色、纹路、质感
键盘、触摸板、接口
续航与充电:高续航低续航,是否支持PD充电
其他需求:比如人脸/指纹解锁,音质,双屏,触摸屏,RGB,手写屏
其他支持:售后服务质量,身边是否有线下维修点,后期的固件是否有更新支持
然后简单的解释一下:
首先是老生常谈的配置:CPU、内存、硬盘、显卡、网卡
CPU:目前的CPU和前几年相比性能已经很强了,基础使用没问题。如果你也可以根据性能或续航的需求选择不同的CPU系列。(跑特殊网站,处理超大任务被归为自己环境下的特殊需要,不算基础使用)
内存:我建议最低8G,如果有处理多任务或者是大任务的需求,建议16G或更高。
硬盘:我个人不太感冒,目前很多笔记本厂商都是硬盘混搭发货,你也不知道你的硬盘是什么品牌什么型号。所以这个选择起来比较麻烦。当然无论是什么型号,基本的使用还是没问题的。
显卡:一般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
集成显卡一般是集成在CPU中,功耗较低性能也较弱,而且现在的集成显卡性能很高了,基础的需求都可以满足(比如玩LOL,看视频电影,轻度视频图片处理),推荐图形需求不是特别得高的朋友选择。
独立显卡就是独立于CPU出来的显卡,功耗较高性能较强,可以满足较高的图形需求(比如重度视频图片处理,玩3A大作,吃鸡),推荐图形需求高的朋友选择。
网卡:这里提网卡是因为现在它也混搭发货了,部分朋友会用到英特尔网卡,部分朋友会用到瑞昱网卡,瑞昱网卡的兼容性相对来说要差一些,选择也很麻烦,所以可能需要注意一下。
屏幕相关:屏幕色域、大小、分辨率、刷新率、亮度
不严谨地说,我们使用笔记本的过程是:我们告诉笔记本要干什么->笔记本收到命令进行处理->笔记本将理想的结果告诉我们。而屏幕在第三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屏幕能够提高我们与计算机交互的体验,甚至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所以选择一块满意的屏幕还是很有必要的。
屏幕色域:主要影响影响屏幕的色彩表现。高色域屏显示效果很好,画面很自然很通透;低色域屏显示效果会差很多,甚至会泛白。
屏幕大小:大屏幕会带来更大的可视范围,更适合多任务同时处理,但大屏幕也意味着大体积,便携性可能会差一点。小屏幕的便携性很高,但可视范围小,多任务同时处理时需要频繁切换窗口。
屏幕分辨率:现在一般分为1080P和高分屏(2K、2.5K、4K),高分屏相比1080P的显示效果更细腻更清晰,但也更耗电一点,除此之外部分应用自适应兼容性较差,可能需要自己调整,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贵一点。1080P兼容性较好,但显示效果要差一点,不过也还好。
屏幕刷新率:这里因人而异,有的人更喜欢高刷新率带来的流畅感,有的人觉得没有什么区别。
屏幕亮度:建议最高屏幕亮度不要太低,光亮环境下影响非常大。
机身外观:重量、颜色、纹路、质感
这个地方因人而异,就略了
键盘、触摸板、接口
键盘布局:有些笔记本的键盘比较反人类(迷你方向键,排列怪异),有些笔记本没有小键盘。如果你不使用外置键盘的话,我建议你最好慎重选择。
触摸板:触摸板的大小质感对触摸板的朋友影响很大,如果你经常使用的话可以注意一下。
接口数量:如果接口数量太少,而要接入的设备太多,那你可能需要准备一个HUB。
接口协议:有的接口瞅着一样,但因为协议不同产生的效果可能也大不相同,尤其是HDMI和type-c口,如果有外接显示器或高速传输等需求建议注意一下。(比如有的HDMI接口不支持2K60)
续航与充电
续航:续航一般和电池容量、CPU和显卡的功耗有关,对长续航有要求的朋友需要注意一下。
充电功率:充电功率主要考虑到宿舍限电,家庭电费。
充电方式:PD充电可以让你把又大又沉的电源砖头放到一边,换上轻便的PD充电器,便于日常通勤。
其他需求
音质:这个。。。感觉笔记本都差不太多,但也可以作为参考点之一。
生物识别:人脸识别解锁,指纹解锁。
双屏:工作时方便查看状态。
触摸屏:喜欢用手点击触摸。
手写屏:记笔记,绘画的同学可能需要。如果你对手写屏有需求建议查看更详细的资料。
RGB:看着酷点。
其他支持
售后支持:售后服务质量,身边是否有线下维修点
技术支持:后期的BIOS,固件更新支持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选购笔记本时要保证能完全满足你基础的需求,然后在其基础上提高体验。
获取了需求后,我们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缩小我们的选购范围。但这时我们可能仍有点手足无措,"我知道我有需求,但我咋挑?"所以我们可能需要一些平台获取相关的信息。
4.获取更多信息
这是我们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需求,也有可能不知道。又或者是有些信息仍不是很了解(比如硬件型号对应意义,产品黑历史,笔记本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实际表现)。
这也没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其他平台去获取更多的信息,或者是从其他人的评价经验贴中找到自己可能会有的需求。
这里说一下我常用的平台
基础的搜索引擎:谷歌和百度都可以,为啥要提到百度?因为很多交流平台都在百度做SEO,所以相关结果都会显示在最前面。
贴吧:一般是品牌、产品系列、型号对应的贴吧,比如联想吧、AMD吧。其他贴吧我个人推荐笔记本吧和显卡吧。
B站:B站会有很多开箱视频和科普视频,有的虽然不严谨但对你选购笔记本也会有很大帮助。(个人推荐帐号:中正评测,笔吧评测室)
酷安:酷安的科普图文和选购指南也很多,也可以做一个参考。
知乎:虽然文章质量不断下滑,但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回答,不过长篇大论还是有点多,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只看结论。
什么值得买:社区里面也有很多有文章值得参考,只不过相关文章有点少。
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的已购用户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都是非常好的参考。
说一下我搜索的方法
对某一种硬件型号好奇:搜索引擎搜索"型号 知乎"或者在其他平台搜索型号,看到相关的回答或文章,其中必定会有同级硬件比较。然后进一步逐步搜索,了解到同级产品大概的表现(性能、功耗、评价)。
对某一类硬件好奇:搜索引擎搜索"硬件 知乎"或者在其他平台搜索硬件,看到相关的回答或文章。之后获取硬件对应的英文名,在谷歌搜索获取更多信息。因为你既然对某一类硬件已经好奇,那么这类硬件可能比较冷门,所以其他搜索引擎可能给出的结果很少。
对某一类笔记本型号好奇:搜索引擎或其他平台搜索"笔记本型号"查看对应评价,或者搜索"笔记本型号 暗病"或"笔记本型号 垃圾"查看该型号是否有通病。也可以去电商平台搜索笔记本型号查看商品评价。
对自己的某些需求不清楚:看新笔记本的开箱视频或者是图文,可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潜在的需求。
我这里也提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浅显理解,甚至说是偏见吧
目前CPU主要分为AMD和英特尔,锐龙是AMD的扛把子,酷睿是英特尔的扛把子。参数来看同价位AMD功耗比要比英特尔好,但其他支持(比如内存频率,其他接口协议)要比英特尔差一些。除此之外英特尔还支持雷电接口。
英特尔黑苹果目前只支持到10代,11代开始兼容性很差甚至不支持。
笔记本一般分为三类设备,游戏本/工作站、轻薄本、全能本,下表就是我的浅显认识。
三类设备之间的比较
高性能意味着高功耗,高功耗意味着低续航。
其他配置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加独立显卡一般要比不加独立显卡的笔记本要重一些,续航要差一些。
笔记本屏小,体积也会小,小体积的散热可能要比大体积的散热要差一些。
5.选购笔记本
这里提一下如何选购一手笔记本(二手不提,因为涉及二手交易,后续有时间会提)。
选购时选择平台很重要,这里评价一下官方店或者是参加官方活动的店(第三方店好坏都有无法做确切评价,当然也不建议选择第三方店):
拼多多:价格相比来说最低,但风险很高,无理由机比较多(即使是百亿补贴),虽然笔记本售后可以直接直接找官方,但店家售后很差,而且基本不会以7天无理由或小瑕疵退货退款。但不会出现重大问题,适合不在意瑕疵,可以凑活就用的朋友。
淘宝:价格较高,但风险较拼多多会轻一点。
京东:价格非常高,但风险很低,售后不错。
品牌官方商城:价格较高,有活动时可以考虑。
注意:
如果是新品首发,一般各平台商品价格会一致,有时部分平台会因为活动优惠券要比友商便宜一些。
有些商品描述很朦胧,比如高性能处理器,大容量硬盘,但实际上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牛的地方只需要给出型号参数就可以,没给出的可能会有猫腻。你需要自己问客服或者是搜一下。
部分商品页会有多个商品选择,不同选择对应的配置可能会大不相同,小心买错。
不懂的地方可以总结起来问客服,并将聊天记录截图。如果因为客服回复买错,可将其作为退货依据。
电商笔记本活动可以在喵喵折、什么值得买、快鸟里查看,能让你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相同物品。
6.买来之后需要注意什么
开箱尽量全程录像,防止后期因瑕疵而产生换货争议。
检查笔记本的瑕疵,开合角度,暗病是否严重。
部分笔记本(型号建议提前自查)开启了运输模式,第一次无法直接开机,需要插电后才会开机。如果你第一次就成功开机,那你可能买到了退换货。
开机,注意不要连WIFI,部分笔记本联网即激活且激活后不支持7天无理由。
测试基本功能是否正常(键盘,屏幕,触控板,插口,电源键,扬声器,蓝牙,电源充电等)
联网开始正常试用,期间有问题记录下看看网上有没有解决方法是否为通病,如果不行的话建议和客服沟通。
例子:个人买笔记本的过程
这里就举一个比较全的例子:我最近买的小新Pro16 R5 1650
我去年考上了研究生,完成毕设后打算换一台笔记本。我为挑选笔记本还是费了不少的精力的。为啥呢?主要还是人穷还想体验好。体验好要么费钱要么费精力,那我没钱就费精力呗。
我以后可能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借助笔记本电脑,那么我每天可能和它会有长时间的接触,而长时间的接触是比较影响内心体验的。
虽然遇到不适的地方可以慢慢适应,但它其实会影响工作效率。我个人觉得完全沉浸状态是非常高效的,好的体验能够帮助我更容易沉浸,坏体验不会会起到反作用甚至会让我打断我的沉浸状态。适应是没问题的,但是在这不断沉浸-打断-适应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还是令我非常苦恼的。而我又有多少成本可以供这个过程浪费呢?比如:
做毕设的适合屏幕很小,VSCode+Pycharm+Postman+浏览器放到一起,整个空间就很挤。我需要不断切换窗口,甚至用到多桌面,体验很差。
游戏本续航差,每次都要找地方充电。学了还没有1个小时,就得找插座。
宿舍距离实验室远,重的笔记本会很累。
所以对我来说,选择一个适合我的笔记本很重要。所以我也开始了我的探索。
第一步就是获取我的需求,但很尴尬我手中的信息太少,我对学校的环境以及以后的学习模式了解都不是很深。比如
宿舍到实验室的路程:涉及重量
实验室是否为学生提供插座:涉及续航和充电头
以后的学习模式是什么:如果运算交给服务器我选购压力还小一点,如果自己设备需要承担一部分任务,那我就需要找带独立显卡的设备,这压力就很大了。
当时很多人上头挖矿,高配游戏本根本买不到,低配游戏本有些性能还不如轻薄本。而且因为疫情,我研究生期间估计去不了网咖,用不了人家设备跑模型。(不过现在30系的网吧感觉也不多)
所以我只能根据可能的需求做出选择,我的需求分解如下:
宿舍去图书馆-便携性:机身尽量轻,充电器轻便
图形处理-显卡:独立显卡,需要处理一部分任务
其他运算任务-配置:CPU,内存,硬盘不能太差
代码编写-屏幕:编写代码体验要好
实验室可能插座不够-续航:电池足够,支持PD充电(充电供电)
有时输入数字-小键盘:敲数字时没有小键盘很难受
接口不能太少:USB-HUB带着有点麻烦,还多花一笔钱
第二部就是提取需求,我只是知道了大概的需求,我还需要更明确的需求,再次回到刚才获取的需求:
显卡:查阅了一下其他人的经验贴,研究生生活分享,发现他们选择很随意。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条是"一个模型要跑很长时间,用自己笔记本高强度跑两天不现实",所以我放弃了高端显卡,选择中低独立显卡或者是集成显卡。
如果后期真的有高负载任务,我可能会借助GCP或colab去完成吧。
CPU:CPU因为穷,而当时的英特尔还没降价,所以选择了AMD。
内存:我可能会有开虚拟机的需求,所以内存打算16G起。
硬盘:我的文件要么已经存到云端,要么备份到本地NAS里,所以要求不是很高。但也不能太低因为还要开虚拟机,所以还是512G起吧。
屏幕:之前机械革命S1 pro的14寸低色域屏对我来说太折磨了,所以我想换个大点的高色域屏幕。
续航:电池尽量大一点吧,而且我现在有紫米10pro,支持65W PD充电。
键盘:布局不反人类,尽量有小键盘
接口:有2个或以上USB-A口,有支持视频输出的接口(HDMI或者是支持视频输出的type-c)
第三步就是获取更多的信息了,硬件信息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新一下,不了解可能真的会有问题。
我在各个平台了解了很多信息,然后获取选购范围并将其慢慢缩小,最终我选择了小新Pro16 R5 1650款
这里说一下原因:
外观:正常,我个人不太喜欢乱七八糟纹路的壳
屏幕:16寸 2K 120HZ 350尼特屏幕,这块屏真的很好
键盘:正常布局键盘
CPU:R5-5600H,虽然属于中等配置但我也很满意了
内存:16G还可以,不过板载不可更换就比较可惜
接口:2个A口,1个C口,1个HDMI1.4,一个SD口
摄像头:支持人脸识别
价格:5646这个价格这个配置我感觉很不错了
第四步就购买笔记本了,因为是首发价,而且我个人对京东售后很有好感,所以就选择了京东首发。但随后天猫优惠券活动-400,拼多多特价-500,我就被被刺了尴尬。
第五步收货的操作和刚才我提到的差不多,这里就略过了。
以上就是我购买笔记本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谁能知道这是我写笔记本经验贴的前言呢。。。)
声明:本文系转载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