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好久没看过这么「硬」的电影了 |
|
影视菌
L0
• 2018-02-08 • 回复 1 • 只看楼主
• 举报
|
在古代,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到现在,背叛国家的下场同样很悲惨。总之,忤逆最高统治者,只有死路一条。然而,有这么一群人,即便冒着坐牢的风险,也要“背叛国家”。讲真的,骨气“硬”到吓人!《华盛顿邮报》
可以说,《华盛顿邮报》算是众多影迷2018年万分期待的一部作品。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好莱坞三巨头强强联手的第一部电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汉克斯。哪个不是多次提名奥斯卡,拿奖拿到手软的大咖。
电影于1月12日全美公映。在十天后公布的奥斯卡入围名单中,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女主两项提名。(今年竞争尤为激烈)豆瓣评分8.1分。
看过的人肯定有所感受,影片各方面都保持了三位主创,多年来一贯的高水准。甚至,有网友做出这样的精辟总结:
没错,这是个激荡人心的故事,同时,也揭露一段美国的黑历史。
电影的时间点,刚好卡在水门事件发生之前。即美国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五角大楼文件”事件。
“五角大楼文件”,指的是美国国防部对1945年到1967年间,美国在越南政治军事卷入评估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明确表示,军方高层对越南战事持悲观态度。尽管如此,四任总统依旧让国家陷在战争的泥潭之中。
(五角大楼文件中,一份中情局地图)换句话说,白宫早就知道,这场战争,美国根本不会赢。但是,依然源源不断地送年轻生命去赴死。而主要目的,竟是为了保住国家的颜面,以及每个时任总统都不想背战败的黑锅。
国家欺骗了民众,自由和民主居然是政府粉饰的谎言。不难想象,这样的新闻一爆,全国上下会发生什么。作为时代和历史的发言人,新闻界无法放任无辜的人民继续蒙在鼓里。
于是,《纽约时报》率先将文件公诸于世。一夜之间,全国引起了极大轰动,各地游行示威层出不穷,政府也被堵得水泄不通。
这大大激怒了尼克松及其内阁。
政府当即下令,禁止《纽约时报》继续刊登任何机密文件,并打算对其提起诉讼。当然,也包括对泄密者的调查和处罚。
说到泄密者,丹尼尔·艾尔斯伯格。他曾被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赠名:美国最危险的人。
丹尼尔原本是支持越战的鹰派。但是,在一次深入越南战场的考察之后,他看到这场战争背后的阴谋。对美国政府失去幻想的他,决定说出真相。
其实一开始,丹尼尔将文件交给了多家报社。迫于压力,大多数报社都不敢轻举妄动。尤其是政府杀鸡儆猴,把《纽约时报》打击得一蹶不振。
这时,《华盛顿邮报》的主编本·布莱德利(汤姆·汉克斯饰)却义无反顾刊登了这一惊天新闻。
想也知道,这个过程有多艰辛。上有政府施压、法律追责,下有经营问题、经济风险。搞不好就会失业、坐牢,甚至连小命都给丢了。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时任《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凯瑟琳·格翰(梅丽尔·斯特里普),绝不会放任不管。
作为一家庞大的家族企业,凯瑟琳在父亲、丈夫去世后,顶着质疑声,接管了报社。但是,在那个白人男性主宰一切的时代,因为你是女人,所以就算有最高发言权,也会被接二连三忽略、轻视。不被董事会认可的凯瑟琳,相当于一个无足轻重的虚设。
电影并没有把凯瑟琳这个女性角色,塑造成女强人的形象,而是将重点放在她的个人转变上。从一开始的发言都会紧张,到最后的独挡一面,整个过程中,梅姨毒瘤式的演技得到极大的施展。也难怪,今年奥斯卡最佳女主的提名中,有她的一席之地。
有一场戏,不得不提。正是那场电话戏,掀起了全片的高潮。这一通电话,参与者有六个。
其中就有本和凯瑟琳,还有四个董事会的代表。持“坚决出版”态度的本,对抗四个“反对出版”的保守派。4:1,很明显,本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决定权握在凯瑟琳手中。
当时,凯瑟琳被卡在镜头的中心位置,这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位置。空荡的四周,只身一人的凯瑟琳涌动着紧张的情绪。
升降机带着摄像机缓慢上升、旋转,而电话那头,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360度的旋转拍摄,制造了一种“惊悚感”。
用本片的御用摄影师雅努什·卡明斯基的话说,《华盛顿邮报》是一部“政治惊悚片”。因为所有的博弈,只等凯瑟琳的决定。
在凯瑟琳一一询问过每个人的建议后,画面牢牢锁定她的脸。然后,镜头慢慢推进,近到能看到她脸上每个毛孔,每个细微的表情。
眼睛闪着泪光,不停颤抖地梅姨,几次欲言又止。我们都知道,最后她一定会说:yes!但是,在那之前,还是会跟着一起颤抖、紧张。
“来吧来吧来吧,让我们发表文章。”说完这句话,凯瑟琳慌忙挂掉电话,像是怕自己反悔。
不得不承认,这一幕,凯瑟琳赌上了一切。在稳妥与正义之中艰难抉择,看完她的表演,整个人都瘫在了屏幕前。
用“渐入佳境”形容《华盛顿邮报》再不为过。或许,电影一开始的缓慢叙事让人昏昏欲睡,主角又不明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群演的《聚焦》。
(2016年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但是,同样是新闻题材,《聚焦》冷静到让人倒吸气,而《华盛顿邮报》却让人热血沸腾。
(本和凯瑟琳的人物原型)犹记执行总编本说的那句话:“如果我们不刊登这则报道,会怎样?”“我们会输!这个国家会输!”
一旦新闻媒体确立了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条,坚定了为公众呈现事实、还原历史的信念,一切洪水猛兽都挡不住。这种古老的新闻理想、专业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却很少有人真正把它当做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比起在前线杀敌卫国的战士,这群铁血媒体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说实话,看到人家能触碰这样的敏感题材,厂长很是羡慕。技术和特效,我们总有一天能赶上。但像《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电影,需要的却是一片坚实的社会土壤。
据统计,2017年,中国在册新闻调查记者仅剩175人,传统媒体中的调查记者保有量仅130人。六年前,这个数字还是306人,而我们可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啊!真话、真相,有多久没听到这样的词了。殊不知,很多声音即便喊破喉咙,也未必有人听到。
前段时间,《澎湃新闻》记者吃人血馒头的行为引发了网友众怒。1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发表了一篇名为《10年前,14岁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进监狱,然后失踪了……》新闻。
文章一出,迅速蹿红网络,阅读量高达几百万。但是,取这样一个标题,很容易误导群众。从标题到内容,字里行间都在暗示读者:汤兰兰诬陷了全家人。
反观《华盛顿邮报》,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媒体人!作为事实的发言人,媒体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良知,还有善良、公正、客观。连真实都做不到,谈何良知?
回头再看过去的2017,这一年,是美国社会和政坛充满戏剧冲突的一年。向来有夸大历史事实传统的好莱坞,当然不可缺席。导演斯皮尔伯格不愧为老手,用一部相当主旋律的电影,告诉每个人:我就是在借史讽今,只不过,谁心虚,讽的就是谁!
于此同时,他也给这个充斥虚伪和无知的世界敲响警钟。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到什么时候都不晚。
http://www.pniao.com/Mov/one/42355.html
可以说,《华盛顿邮报》算是众多影迷2018年万分期待的一部作品。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好莱坞三巨头强强联手的第一部电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汉克斯。哪个不是多次提名奥斯卡,拿奖拿到手软的大咖。
电影于1月12日全美公映。在十天后公布的奥斯卡入围名单中,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女主两项提名。(今年竞争尤为激烈)豆瓣评分8.1分。
看过的人肯定有所感受,影片各方面都保持了三位主创,多年来一贯的高水准。甚至,有网友做出这样的精辟总结:
没错,这是个激荡人心的故事,同时,也揭露一段美国的黑历史。
电影的时间点,刚好卡在水门事件发生之前。即美国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五角大楼文件”事件。
“五角大楼文件”,指的是美国国防部对1945年到1967年间,美国在越南政治军事卷入评估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明确表示,军方高层对越南战事持悲观态度。尽管如此,四任总统依旧让国家陷在战争的泥潭之中。
(五角大楼文件中,一份中情局地图)换句话说,白宫早就知道,这场战争,美国根本不会赢。但是,依然源源不断地送年轻生命去赴死。而主要目的,竟是为了保住国家的颜面,以及每个时任总统都不想背战败的黑锅。
国家欺骗了民众,自由和民主居然是政府粉饰的谎言。不难想象,这样的新闻一爆,全国上下会发生什么。作为时代和历史的发言人,新闻界无法放任无辜的人民继续蒙在鼓里。
于是,《纽约时报》率先将文件公诸于世。一夜之间,全国引起了极大轰动,各地游行示威层出不穷,政府也被堵得水泄不通。
这大大激怒了尼克松及其内阁。
政府当即下令,禁止《纽约时报》继续刊登任何机密文件,并打算对其提起诉讼。当然,也包括对泄密者的调查和处罚。
说到泄密者,丹尼尔·艾尔斯伯格。他曾被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赠名:美国最危险的人。
丹尼尔原本是支持越战的鹰派。但是,在一次深入越南战场的考察之后,他看到这场战争背后的阴谋。对美国政府失去幻想的他,决定说出真相。
其实一开始,丹尼尔将文件交给了多家报社。迫于压力,大多数报社都不敢轻举妄动。尤其是政府杀鸡儆猴,把《纽约时报》打击得一蹶不振。
这时,《华盛顿邮报》的主编本·布莱德利(汤姆·汉克斯饰)却义无反顾刊登了这一惊天新闻。
想也知道,这个过程有多艰辛。上有政府施压、法律追责,下有经营问题、经济风险。搞不好就会失业、坐牢,甚至连小命都给丢了。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时任《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凯瑟琳·格翰(梅丽尔·斯特里普),绝不会放任不管。
作为一家庞大的家族企业,凯瑟琳在父亲、丈夫去世后,顶着质疑声,接管了报社。但是,在那个白人男性主宰一切的时代,因为你是女人,所以就算有最高发言权,也会被接二连三忽略、轻视。不被董事会认可的凯瑟琳,相当于一个无足轻重的虚设。
电影并没有把凯瑟琳这个女性角色,塑造成女强人的形象,而是将重点放在她的个人转变上。从一开始的发言都会紧张,到最后的独挡一面,整个过程中,梅姨毒瘤式的演技得到极大的施展。也难怪,今年奥斯卡最佳女主的提名中,有她的一席之地。
有一场戏,不得不提。正是那场电话戏,掀起了全片的高潮。这一通电话,参与者有六个。
其中就有本和凯瑟琳,还有四个董事会的代表。持“坚决出版”态度的本,对抗四个“反对出版”的保守派。4:1,很明显,本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决定权握在凯瑟琳手中。
当时,凯瑟琳被卡在镜头的中心位置,这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位置。空荡的四周,只身一人的凯瑟琳涌动着紧张的情绪。
升降机带着摄像机缓慢上升、旋转,而电话那头,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360度的旋转拍摄,制造了一种“惊悚感”。
用本片的御用摄影师雅努什·卡明斯基的话说,《华盛顿邮报》是一部“政治惊悚片”。因为所有的博弈,只等凯瑟琳的决定。
在凯瑟琳一一询问过每个人的建议后,画面牢牢锁定她的脸。然后,镜头慢慢推进,近到能看到她脸上每个毛孔,每个细微的表情。
眼睛闪着泪光,不停颤抖地梅姨,几次欲言又止。我们都知道,最后她一定会说:yes!但是,在那之前,还是会跟着一起颤抖、紧张。
“来吧来吧来吧,让我们发表文章。”说完这句话,凯瑟琳慌忙挂掉电话,像是怕自己反悔。
不得不承认,这一幕,凯瑟琳赌上了一切。在稳妥与正义之中艰难抉择,看完她的表演,整个人都瘫在了屏幕前。
用“渐入佳境”形容《华盛顿邮报》再不为过。或许,电影一开始的缓慢叙事让人昏昏欲睡,主角又不明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群演的《聚焦》。
(2016年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但是,同样是新闻题材,《聚焦》冷静到让人倒吸气,而《华盛顿邮报》却让人热血沸腾。
(本和凯瑟琳的人物原型)犹记执行总编本说的那句话:“如果我们不刊登这则报道,会怎样?”“我们会输!这个国家会输!”
一旦新闻媒体确立了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条,坚定了为公众呈现事实、还原历史的信念,一切洪水猛兽都挡不住。这种古老的新闻理想、专业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却很少有人真正把它当做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比起在前线杀敌卫国的战士,这群铁血媒体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说实话,看到人家能触碰这样的敏感题材,厂长很是羡慕。技术和特效,我们总有一天能赶上。但像《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电影,需要的却是一片坚实的社会土壤。
据统计,2017年,中国在册新闻调查记者仅剩175人,传统媒体中的调查记者保有量仅130人。六年前,这个数字还是306人,而我们可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啊!真话、真相,有多久没听到这样的词了。殊不知,很多声音即便喊破喉咙,也未必有人听到。
前段时间,《澎湃新闻》记者吃人血馒头的行为引发了网友众怒。1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发表了一篇名为《10年前,14岁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进监狱,然后失踪了……》新闻。
文章一出,迅速蹿红网络,阅读量高达几百万。但是,取这样一个标题,很容易误导群众。从标题到内容,字里行间都在暗示读者:汤兰兰诬陷了全家人。
反观《华盛顿邮报》,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媒体人!作为事实的发言人,媒体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良知,还有善良、公正、客观。连真实都做不到,谈何良知?
回头再看过去的2017,这一年,是美国社会和政坛充满戏剧冲突的一年。向来有夸大历史事实传统的好莱坞,当然不可缺席。导演斯皮尔伯格不愧为老手,用一部相当主旋律的电影,告诉每个人:我就是在借史讽今,只不过,谁心虚,讽的就是谁!
于此同时,他也给这个充斥虚伪和无知的世界敲响警钟。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到什么时候都不晚。
http://www.pniao.com/Mov/one/4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