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愚社区Beta

 电影  >  年薪20万的鉴黄师是怎样的存在?

年薪20万的鉴黄师是怎样的存在?

Walker  管理员   L12  • 2019-02-02 • 回复 12 • 只看楼主举报    

你听说过「鉴黄师」吗?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三个字已经开始会心一笑了吧。这是一个神秘而充满诱惑力的职业。神秘,是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能应聘上这份工作;诱惑,除了工作内容让人蠢蠢欲动外,工作薪酬同样让人眼红。

在「大型编故事平台」某乎上,一条「当一名鉴黄师是怎样一番体验?」的问题,轻而易举引来21万人浏览。不过可能由于工种限制,问题只收到23个回答,不过也让我们见识到这份职业的冰山一角。

通过这些回答,我们一点点剥开“鉴黄师”这层噱头十足的外衣,显露出来的其实是一份名为“网络审查员”的工作。这份工作甚至得到了官方盖章,是一个为“打黄扫非”设立的特殊岗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早已成为了生活中的必备。可网络传递的一切就一定是真实的吗?不见得吧。大家应该都经历过,想看的帖子被无情删除。

在这个陌生的领域,存在着太多的未知。即便是看似无所不知的网络,所呈现给你的内容,也都是经过筛选以后的结果。可是,这背后的删除键,又是谁按下的呢?大家好奇的“鉴黄师”们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在这部纪录片里,你或许就能找到答案——《网络审查员》

影片的英文名叫《The cleaners》,清洁工。即,清除网络上一些,不该被看到的内容。

对我们而言,网络并不陌生。可网络审查员,却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词汇。在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完全不知道,竟然还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而在遥远的东南亚,恰恰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镜头的背后,快速地做着二选一的决定:忽略或删除。

Facebook,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2006年时,它就成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每天上传的照片多达八百五十万张。到了现在,每天出现在Facebook上的信息,就高达上亿条。可并不是每一条内容,都适合出现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网站。比如,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的情色、暴力、虐待、性侵、恐怖袭击等内容,就很可能会消失在上传的那一瞬间。

因为每天要关注的信息很多,就要求这群网络审查员在几秒之内,对内容迅速做出判断。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份工作根本就没有挑战性。不过是拿着鼠标点击删除罢了,这么简单的操作,居然还需要培训?其实,难的不是手动操作,而是内心感受。所有想要上岗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心理测试——来判断你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有些压力,你是否会感同身受。就在拍摄的前不久,有一个审核自残内容的员工,意外自杀了。因为他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便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脱离苦海。

的确,当我们长期被灌输一些负面和极端的影像资料时,个人情绪一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波动。仿佛是被笼罩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让人感觉到窒息,难受地喘不过气。比如,一个长期看着恐怖暴力内容的妈妈。此时的她,是母爱最泛滥、心底最柔软的时候。那些残忍的杀戮和满是鲜血的场景,就一直在她的脑海里挥散不去。

在所有的伤害中,我最见不得的就是孩子。因为他们太美好,也太弱小,甚至还懵懂地不知道什么叫危险。有一个审查员就曾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才五六岁的小女孩——被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衣不蔽体的被人玩弄。她无法反抗,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或许对这个年幼的女孩而言,有些黑暗的经历,早已不是第一次。但是,审查员根本不敢去想象。

还有公司新来的95后,一进来就被分配到了鉴定情色内容。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却从未见过的“鉴黄师”了。在不少人看来,所谓“鉴黄”,不就是看小视频、小图片吗?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却从未考虑过这份职业背后存在的各种生理心理压力。

就如片中的这位95后,明明还是一个对房事稍显稚嫩的小女生,却每天都要听无数段娇喘和呻吟的声音,浏览各种不堪入目的影像片段。没有人是天生的情色爱好者。现在的工作于她而言,带来的也绝非大众认为的感官刺激,而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折磨。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岗位上,还有很多人承受着我们难以预料、甚至难以理解的压力。有些内容,可以轻易地选择删去;可有些历史,一旦按了delete,就再也没有可以追溯的根源了。当然,对于这份工作,也有不少从事者表达了无限的热爱与尊重。“我对工作充满热情,我喜欢自己在做的事。”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工作非常神圣——守护社交媒体平台的纯净。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更喜欢称自己为“清洁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群人,网络比真实善良了那么一点点。

可就像一条留言中提到的那样:人啊,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充满着猎奇心。

就像这部纪录片的诞生,也不过就是因为两位年轻的德国导演——Moritz Riesewieck和Hans Block,对一个“小女孩被一个老头性侵”视频被删的好奇心。

在他们看来,社交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地方,人人都可以上传内容。可为什么有的帖子就会被和谐,有的视频就会被下架?这些删帖的行为,是人为的还是机器检测后自动的?每一个删除键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标准呢?带着这个疑问,他们来到了菲律宾,采访了这群所谓的“网络审查员”。并通过一些他们拍到的、听到的新闻素材,整理出了这部来之不易的纪录片。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吗?不是血腥,也不是暴力,而是对世界的无知,对人心的无知。出生在和平盛世的我们这一代,实在被保护得太好。生活对大多数人而言,不过就是按部就班的碌碌无为。我们被禁锢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对外面的一切漠不关心。有时即便想要去了解,也早就被人以和平的名义,删去了进入的途径。

可就像索尔仁尼琴说的那样:每個人都有不知情的權利。所谓无知者不累,大概就是如此。那些被迫接受了世界的人,他们的内心,一定过得更加煎熬。可难能可贵的是,即便看过了那么多的不适——他们的眼里,依然热泪盈眶,依然满含星光。

我不想去评价,审查员们主观选择删除的东西。也不想去批判,他们凭什么可以随便就让一些内容消失。因为存在即合理,如此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谁也不能保证,接受到的一切都是健康积极的正能量。甚至即便他们已经这么努力地筛选了,还是会有很多不该出现的漏网之鱼。

如何对这些信息做一个过滤,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这个世界上,能够保护你的,从来都只有自己。

来源:电影审片官(ID:dianyingspg)

作者:春里小鸭


12条回帖
还没注册帐号?快来注册社区帐号,和我们一起嗨起来!
关于本社区

集各类兴趣爱好于一身的轻量化交流社区,在此您可以和他人一起分享交流您觉得有价值的内容,社区鼓励大家发表原创内容,为社区添砖加瓦!

发帖奖励 → 社区版规 → 招聘版主 →
推荐版块
扫描二维码下载社区APP
回到顶部